何毅
湖南省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所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十一届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多年从事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着重于特纳综合征、性发育异常、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 “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级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向课题一项,参与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工作。
良饮食习惯影响儿童长高
虽然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可是仍然有不少人的身高不理想,生活中矮小的孩子也比较多。很多家长对于身高的标准数据并不了解,所以看待孩子的身高总是有主观性,也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否为矮小。那么什么样的孩子算是矮小呢?
1、身高生长速率低于正常范围的孩子
要判断孩子是否为矮小,可以观察身高生长速率,如果身高生长速率低于正常范围,说明孩子是矮小,这种情况要及时干预。由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多个不同的阶段,所以每个阶段的生长速率是不一样的,需要分开来看。0~2岁之间孩子的身高发育速度比较快,尤其是一岁以内,身高一年可以增长20~25厘米,2岁左右时身高可以增长10~12厘米。如果这段时间内孩子的身高增长速率明显低于上述数值,则代表生长缓慢,可能是矮小。从3周岁开始,身高发育速度会趋于平稳,平均每年可以长高5~7厘米,如果始终低于5厘米,也属于矮小。
2、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数的孩子
通过百分位法能够有效判断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也能辨别是否为矮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相同人种、性别、年龄人群的平均身高分成了第50百分位,若是孩子的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便是医学上所指的矮小。简单来说,将100个人从矮到高进行排列,最矮的三个人是矮小症。
3、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两岁以上的孩子
骨龄指的是骨骼年龄,需要通过拍摄x光片的方式观察和判断,相对于实际年龄来说,骨龄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孩子当前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骨龄和实际年龄相差无几,差值不会超过一岁,如果超过一岁,则要警惕是骨龄超前或者骨龄落后,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孩子身材矮小,而且骨龄比实际年龄低了两岁以上,应警惕是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这种情况自然属于矮小。
4、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
生长激素主要作用便是促进骨关节软骨发育,使孩子长得更高,如果体内缺乏生长激素,想要长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来判断,若是两种以上药物的试验结果都不正常,可以诊断为矮小症。若是不加以干预,孩子的身高会早早停止发育,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垂体性侏儒症,需要在早期注射生长激素才能促进长高。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