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常见病及其危急重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儿童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儿科内分泌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代谢性骨病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2019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浦东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治疗矮个子患者时家长要注意的三个误区
治疗矮个子患者时家长要注意的三个误区
误区1:身材矮小是晚长
在生长激素缺乏发育不良的诊断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和/或孩子往往没有意识到生长速度下降,直到孩子的身高明显落后。此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家长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将“身材矮小”视为“发育迟缓”,以为孩子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青春期,却错过了对身材矮小最好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生和卫生保健工作者应该帮助父母定期测量身高,计算生长速度,并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状况。早期发现病因,早期规范治疗,可避免错过生长时机。儿童越早发现GHD,不仅hGH的治疗效果越好,还能节省资金。
此外,对于部分患者,生长迟缓或生长速度降低可能是颅内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尽量行头颅MRI检查,以免漏诊延误治疗。如果家长发现你的孩子现在比同年龄的孩子矮,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孩子最好的治疗时间。
误区二:高迷心窍要不得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高度困惑的家长和孩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周围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逐渐高了,父母和社会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也纷纷“高”,我们似乎进入了一种“怕时间短”的状态,很多男孩都想要像姚明那么大,匀称匀称,而女孩也有同样的愿望,可以像模特一样高大、优雅。然而,一个人的身高是有客观规律的。如果父母自己个子不高,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到一米八,或者明显骨骺已经闭合,不能再长了,还是不放弃。
使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来增加,如植骨手术,或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滥用生长激素,一旦手术可能会导致骨折植骨感染,甚至引起骨髓炎,导致残疾。术后,人为的腿长不等和生长激素的滥用导致肢端肥大症。我们想提醒那些希望通过骨折来达到完美身高的人:注意,健康的身体远比摆脱稍微不理想的身高重要得多。你有长高的空间吗?
误解3:生长激素疗法不是万灵药
病因短的构成,据研究由遗传因素和青少年造成的发育迟缓约占三分之二,病理性包括特发性短,生长激素缺乏,青春期早熟,骨骼发育障碍,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迟缓,特纳综合征占三分之一,此外注意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颅内特别是下丘脑或垂体肿瘤。
因此,在诊断身材矮小时,首先要做的是弄清病因。如果对颅内肿瘤引起的身材矮小的患者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后果会很严重。同时,如果只满足于生长激素的治疗,而忽视均衡的饮食、运动、优质的睡眠和适当的心理调节等综合治疗,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