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特发性矮小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吴珉:长高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吴珉:长高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562    2022-11-18 14:16:59    吴珉   


b4363d04103b3c42549ebc24d0ca2c4d-sz_668.svg?_tn_usage_=tn-image

专家简介


37504_ppw0_7792.png

吴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 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诊治。


长高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为了让自家娃娃长高,家长们可真是操碎了心。补钙、打篮球,甚至让孩子吃保健品。但是你知道吗?关于孩子长高也有不少认识误区,如果你一直在“踩坑”,可能是在给孩子帮倒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坑”在哪里?


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

盲目等待,“晚长”观念

所谓的 “晚长”,医学上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这样的孩子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略偏矮,只是到了青春期,其他同龄人身高陡增而自己青春期延迟,才会显得身材矮小,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 而且考虑到现在经济水平与一二十年前的巨大差距,父母的身高不一定代表了准确的遗传水平。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规律:3岁时与最终身高相关达80%。如果您孩子在3岁时未能追上其他正常孩子身高,终身高有可能同样落后。晚长不是普遍现象,不能盲目认为孩子是晚长,进行盲目等待。

 

误区二:

父母高,孩子不会矮

孩子的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环境、内分泌疾病等,遗传因素只占70%左右,还有30%左右受其它因素影响。因此父母高,孩子的身高不一定高;父母矮,孩子的身高也不一定会矮。

 

误区三:

孩子检查结果正常,就是身材矮小,不需要治疗

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但身材矮小,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矮小,也就是ISS,是儿童期导致矮身材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家庭性矮小等。特发性矮小的儿童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成年后的终身高大部分也是落后的,产生原因是生长激素敏感性降低或者存在部分抗体,简单点说就是自生分泌的生长激素不够。

 

误区四:

只要骨骺没有闭合,等长大些再治疗也不迟。

年龄越大,骨龄也越大,生长时间也就缩短了;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一旦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骨龄越大的孩子,身高生长的时间也就越短。所以对于骨骺还没有闭合,对身高又有需求的孩子,千万不能盲目等待,骨骼拖一天,那么长高就晚一天,最终身高也就影响一天。

 

关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不能盲目听信他人或网络所言,首先要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并对照全国青少年平均身高表,看看孩子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若差距过大或者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则需引起重视,第一时间带到正规医院就诊,把握孩子目前生长状况。



22700_2idz_4367.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