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常见病及其危急重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儿童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糖尿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儿科内分泌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代谢性骨病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2019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浦东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SGA
小于胎龄儿(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宫内营养不良,其出生时体重在同龄新生儿正常值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正常出生体重2个标准差,称为小于胎龄儿。这种现象不仅仅会出现在早产儿,也会涉及足月儿和过期产儿,而其中足月儿发生率最高。2005年有关于小于胎龄儿的死亡率数据达到2.45%,多种并发症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生概率明显增高。据统计,每十个新生儿中大约有一个体重和身长低于正常标准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出生太瘦小,长大了可能也长不高,所以家有小于胎龄儿,除了平时精心呵护照顾,对于孩子的身高,父母也一定要多多重视。
造成小于胎龄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母体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那么小于胎龄儿矮小,该何时就医呢?比如说一个小姑娘,她在出生的时候,就比其他新生儿瘦小,出生的体重只有四斤半,所以她出生以后不得不在暖箱里住了半个月,但是在全家的细心呵护下,总算平平安安的长大了,唯一不足的就是小姑娘始终都比同样的孩子要矮,大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身高还是比其他孩子矮了不少,这时候妈妈就开始着急了,她说我跟他爸爸的身高都不矮呀,她为什么个头这么小呢?于是妈妈就带她到院里做了一个详细的检查,结合妈妈对女儿成长的介绍,判断她生下来就是一个小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的宝宝在出生以后,如果喂养得好,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追上正常孩子,前提是不能生病或者少生病,生活要规律,精神要愉快。这些孩子在生后两个月,就开始实现一个追赶的生长,到两岁的时候大部分都能够追上正常孩子的身高。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仍然有10%-15%的孩子,2-3岁追不上这些孩子,一生的身高都可能无法达到正常孩子平均的水平。
小于胎龄儿的父母,应该特别要关注孩子身高的变化,要知道从出生到两岁期间身高的增加是最快的时候,可以长到36cm。身高的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的时候的标准身高就是一个及格线,如果宝宝在两岁的时候,身高达到82cm,就说明孩子过了这道坎儿。生长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反之说明孩子可能有生长障碍,三岁以上仍然没有追上正常身高的小于胎龄儿基本上无法实现身高的正常。2-3岁小于胎龄儿,这是一个最佳的治疗时间,3-12是其他矮小问题治疗的黄金时间,大量的研究表明,矮身材开始治疗的时间,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最终身高增长就越多。另一方面矮身材治疗费用是跟孩子的体重成正比的,孩子的年龄越小越轻,用药的剂量就越小,治疗的费用就越低。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身上缓慢,要在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大型正规医院的儿科、儿保科或者内分泌科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等待,更不能相信广告宣传,盲目给孩子服用增高的保健品或者使用增高的器械,事实证明,这些手段都是无效的。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