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
湖南省人民医院
儿保科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儿科学硕士学位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生,湖南省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儿科学副组长。
拥有近30年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全面,个人沟通能力强。对于儿内科常见疾病,尤其是生长发育异常(包括矮小症,性早熟),营养不良,食物过敏,睡眠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等等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正视“身高焦虑”,哪些孩子需要关注身高?
三伏已过,暑期也到了“尾声”,忙碌了整个暑期的小贝和小贝妈妈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这个暑期,小贝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除了有不同的培训班,还有固定跳1000次绳的任务,另外每周有固定的2个半天用来游泳。忙碌的背后,是“身高焦虑”也是“无奈”。原来小贝前不久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体检,发现骨龄超前,按骨龄来看身高已经到了偏矮水平,预测身高不理想,儿童保健科医生建议小贝每天必须多运动来追赶身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在不断增长。如果孩子明显比同龄人矮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就业、婚恋和交友。社会更是形成了“以高为美”的风尚,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孩子的身高“焦虑”起来。
医生也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焦虑身高”。但是有以下六类情况的儿童,一定要特别关注身高!
01、小于胎龄儿
近期,刘主任门诊中接诊了两对特殊的龙凤胎,一个站在一起像兄妹,一对站在一起像姐弟,明明是同胞,身高差距却有一个头。询问病史发现,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两个孩子一大一小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类孩子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或者身长低于同胎龄正常参考值第十百分位的新生儿,包括了早产儿和足月出生但身长小于50厘米/体重低于5斤的孩子。一般而言,通过科学合理的喂养,在出生后头两三年,可以实现身高和体重的追赶。但是如果没有实现追赶,之后能追赶上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就会出现同龄但是个子矮大半个头甚至一个头的情况。
这部分孩子不仅身材矮小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5-7倍,而且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成年并发症也远高于出生正常的儿童,需要定期儿童保健发育门诊进行系统的指导干预。
02、父母双方都矮,或者有一方身材矮小者
我们都知道,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很大,约占到60%-70%的比例,所以如果父母个子矮,孩子矮的可能性大。父母经历了身高问题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更希望孩子长成高个子。但是考虑到遗传问题,往往会一筹莫展。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厘米)±7.5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厘米)±7.5
后面±7.5的意思,是在后天环境中受到了很好的干预、成长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身高就可以+7.5厘米或有所突破;反之,如果后天存在不良因素影响,他就只能-7.5厘米甚至更差。所以,后天多种原因,可能会让孩子的终身高差距巨大!
其实即使是遗传导致的身材矮小,现有的治疗手段也可以帮助孩子尽可能的改善身高。因此,父母个子矮,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身高不足,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得到更好的指导,帮助孩子收获更理想的身高。
03、上幼儿园时,身高就比同龄儿明显矮小者
很多儿童出生后经常生病、有某些慢性系统性疾病或者食物过敏、不耐受等情况,导致生长迟缓,6个月-3岁体检时,身高一直不达标。众所周知,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平均身长50cm,0-1岁需要长高25cm左右,1-3岁需要长20cm左右,三岁时可增长到95cm左右,这三年是营养支持为主的生长模式,增长幅度大,也是人体长高的最黄金时期,为日后的身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小朋友明显落后,以后追赶上身高差距的可能性会很小,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发育门诊监测或干预。
04、生长缓慢的孩子
刘主任上周连续接诊两例男孩,15岁半身高152cm和18岁身高156cm,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家长说孩子一直长得比较缓慢,但是家里奶奶说“孩子可能长在后面,男孩子可以长到18岁甚至20岁”,所以就一直没有带过来就诊,现在就诊已经迟了,追悔莫及,实在令人遗憾!
刘主任也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对于正常孩子而言,三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平均身高增长在5到7cm,青春期平均每年8cm以上,如果发现自己孩子生长缓慢,连续两年身高年增长不足5cm,应考虑为生长迟缓,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门诊查找导致生长迟缓的原因,及早干预。
05、三四年级的孩子,身高就开始快速增长者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的孩子受到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协同作用,会出现明显的身高加速情况,但是如果青春期来的太早,骨骼则会提前停止生长,明显影响孩子成年的终身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儿童整体的性发育时间都提前了,但是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了乳房的发育,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了睾丸的发育,在医学上都属于性早熟。因此,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家孩子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出现了发育或身高突然比以前长得更快,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骨龄等相关检查,监测发育情况。
06、父母个子都很高,但是孩子的身高却偏矮
很多孩子家长都觉得自己身高不错,自己家孩子肯定身高矮不了,从而放松了对孩子身高的关注。其实不然,上月刘主任就曾接诊一例性早熟女孩,父亲180cm,母亲168cm,哥哥181cm,孩子一直偏矮,加上提前发育,预测身高仅有151cm。后天很多因素也可能对孩子身高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上不乏身材高大父母儿女却矮身材的案例。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明显地偏离了遗传身高,也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发育门诊就诊,查找导致生长迟缓的原因,及早干预。
最后,刘主任再次提醒广大家长,需要正视孩子的“身高焦虑”,不止是要关注孩子某一次的身高,更要关注孩子生长的整个过程,做好生长发育整个过程的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孩子的生长偏离,就要及时就诊咨询。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