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炜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先后赴美国Baylor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系、美国Boston儿童医院遗传系及内分泌科进修学习。
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擅长儿童常见内分泌疾病、内分泌遗传综合征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花开有期,聊聊宝宝发育情况
关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你掌握这些知识点了嘛?
我们孩子们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0-1岁是婴儿期,一年能长高25-26公分。1-3岁是幼儿期,每年能长10公分。3-6岁是学龄前期,6-12岁是学龄期,12-18岁是青春期,3岁到青春期前能达到每年5-7公分。如果3岁以后到青春期前年生长速率小于5公分,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因为会引起孩子身材矮小。
身高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头颅的高度,脊柱的长度,下肢骨的长度,脊柱的弯曲度,足弓高度组成的。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呢?有遗传因素,生活环境,营养,疾病和母亲情况组成。那么,我们如何评判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呢?正确的拍摄X光骨龄片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骨骼发育贯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是评估剩余生长潜力的有效依据。孩子能长多高,不取决于年龄,主要取决于骨龄。
当然骨龄提前或延迟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性激素的波动水平,身材是否存在肥胖,营养摄入是否过剩,甲状腺功能是否存在明显异常,脑部是否有肿瘤或畸形病史,薰衣草或茶树精油等干扰外源性物质,含动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摄入过多等等都会引起骨龄提前,骨龄提前也就意味着提前透支了生长空间。而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症,脑部肿瘤或畸形,性腺功能减退,各种消耗性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长期糖皮质激素应用的病史都会导致孩子的骨龄延迟,而骨龄延迟就代表生长迟缓,虽然有很多家长简单地表示小骨龄好,生长空间充足很多,但是不代表生长空间多就能长得更高,还是需要警惕。
当然以上内容为了让大家了解生长发育,接下来就说下遗传身高的秘密。遗传因素在影响儿童身高因素里其实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占据70%。后天因素占据20%—25%。但是身高不完全由遗传决定,据20年数据证明,青少年身高呈不断增高的趋势,说明后天因素也可以改变最终身高。所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后天干预也是相当重要的:要保证小朋友的每天充足均衡营养(每天要保证喝250-500ml牛奶,吃1-2个鸡蛋,适量的各种肉类,谷类以及水果蔬菜,富含蛋白的均衡饮食。)也要坚持运动锻炼,做有效肌肉和骨骼促进运动,在运动时控制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注意休息与工作劳逸结合,心情更加愉快。我们也要绝对保证充足睡眠,虽然现在小朋友功课繁忙,但是要注意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尽量早睡哦~最后就是希望家长能多带小朋友晒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在室外空间和环境下锻炼身体,家长也要多鼓励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理因素和状态也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最后的身高表现。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