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励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学博士生导师 一级主任医师
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委员
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评审专家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成果评审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
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血液及相关研究课题8项,作为通讯作者,先后在《Leukemia》(IF=10.431)、《Autophagy》(IF=11.753)、《Cancer Res》(IF=9.329)、《Leukemia Research》、《EMBO Rep》、《Pediatric Blood & Cancer》、《BMB Rep》、《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血液病
让孩子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食物中蕴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为什么韭菜割了还会长?
土豆为什么长在地下而不是结在枝条上?
面团为什么要发酵?...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可能是很多中国式家庭孩子的写照。孩子拥有健康的行为习惯,食育是基础!
本期我们提倡,让学龄孩子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有足够的机会体验食物进到厨房被巧妙制作成美食的过程,当然也同时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以及尊重食物,珍惜食物。
通过食物,也能让孩子成为好奇宝宝,学习到食物中的营养健康知识,建立为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并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1、我国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水平较低,应积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让学龄儿童逐步了解食物营养的基本知识,知晓正规的营养健康信息来源,应把学校营养教育课程或活动,以及专业人员营养咨询作为信息的首要来源,其次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大学、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发布的信息。
2、营养素养与膳食营养摄入密切相关,应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和制作:
①学龄儿童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的食物选购,了解并逐步掌握食物种类、搭配、食品安全等的原则和基本知识;
②选择预包装食品是要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标识,还要逐步学会通过看、闻、触摸等方式,对食品品质作出初步判断;
③熟悉厨房,了解安全用火、用气和用电等;了解食物储存、清洗、烹饪等原则;还应了解餐具清理、垃圾分类等。
3、家庭食物环境影响学龄儿童食物选择,家庭构建健康食物环境;
家庭是与儿童成长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家庭提供的食物、家庭饮食规则、父母营养素养和言传身教、喂养方式、餐饮行为模式等,对孩子营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庭成员应尽量在家就餐。要提供多样食物以满足平衡膳食要求,制定家庭健康饮食规则并加以实践,如每天保证吃一次水果等。
父母应创造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农场、超市、厨房等,通过实践让孩子认识食物,了解食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学会选择和搭配食物;了解相关安全常识和常用的烹饪方法,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暑期来啦,让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商量一下晚餐要做什么好吃的吧!
让孩子打鸡蛋,把蛋黄和蛋清分开;
用锋利的刀切菜;
把切好的洋葱放进热油锅里;
把食物放进烤箱如何调整参数;
配好油、醋、芥末和盐的比例,为家人做沙拉调味料;
把煮熟的青豆浸泡在冷水中,以保证青豆不会变成灰色 ……
不要介意厨房会被弄得乱糟糟,经过孩子亲自动手准备的食物,他们会对食物本身更关注。一起来和孩子们参与制作吧,让孩子们也成为一个美食家。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