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其他疾病 【湖南省人民医院】潘丽:如何判断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湖南省人民医院】潘丽:如何判断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181    2022-12-27 11:34:59    潘丽   


b4363d04103b3c42549ebc24d0ca2c4d-sz_668.svg?_tn_usage_=tn-image

专家简介


13124_lbcr_8447.png

潘丽

湖南省人民医院   儿保科   主治医师



  • 国家级高级营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信息化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小儿康复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健康与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湖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过敏学组委员,湖南省残联儿童保健学组委员。

  • 擅长于身材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迟缓、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 出诊时间: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上午

  • 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周六上午


如何判断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近期,受疫情影响,很多孩子都开始居家上网课,真的是“鸡飞狗跳”、“家犬不宁”。很多孩子上课不集中,身体像被装了个“陀螺”,不停地在电脑前扭动身;东摸摸西摸摸;一会儿玩玩小手,一会儿抠抠橡皮,一刻也停不下来...


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令家长头疼。自家孩子一会儿口渴要喝水;一会儿肚子疼要上厕所;明明是上课老师讲过的内容却都像是第一次见;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作业还只开了个头...


看到这样让人头疼的孩子,很多家长不免心里有个疑问,我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儿童天性,儿童的活动量通常是比较多的。而“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等。那么该如何区分孩子的多动行为是正常的“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呢?

 

“活泼多动”是否分场合

“好动”儿童的活泼多动是分场合的,陌生或庄严环境下,可保持安静,对不好或危险的事情有自控能力。

而多动症儿童则不分场合,不计后果。多动症儿童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论什么环境下都会心神不宁,动个不停。

比如,正常活泼儿童既能在体育课上十分活跃,也在教室里安静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但对多动症儿童而言,即便是上课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小动作多,可能会破坏课堂纪律。

 

行动是否有目的性

正常活泼儿童的多动多出于某种动机,欲达到某个目的,行为动作多有条理有章法,有始有终,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显示出良好自控能力。


而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往往没有目的性,动作杂乱无章,不停变换花样,自控能力较弱,有始无终。


比如,在课堂上,正常活泼儿童可能会为了“表现自己”而举手回答老师问题,也可能为了借橡皮而与同学说话。而多动症儿童则经常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啃铅笔,一会儿又找同学说话,老师讲话时还会突然插话等。


又比如,正常活泼儿童能做完一个游戏,再开始另一个游戏,也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相处愉快。而多动症儿童往往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且不按规则行事,我行我素,容易和同伴发生争执。

 

注意力是否集中

“好动”的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遇到感兴趣的或者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可以静下来,集中较长时间注意力,甚至讨厌被他人打扰和影响。


多动症儿童,缺乏兴趣和爱好,难以集中在某件事情和兴趣上,很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比如,正常活泼儿童,可以长时间玩集中地玩同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游戏。而多动症的孩子,哪怕是看电视或者玩游戏,也容易“三分钟热度”,不停地换来换去。

 

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正常活泼儿童的不良行为往往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而多动症儿童虽然能当面承认错误,但因自控能力差,常常表现为“屡教不改”,经常遭到家长及老师的批评指责,也容易被同学讥讽孤立,长期下来,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会受到明显影响,也会带来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好动”儿童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好,能做出快速、反复和轮换等动作,而且灵活自如。而“多动症”儿童,动作协调性不好,表现得笨拙,不灵活,而且思维反应显得慢半拍,迟钝。

比如说,同样两个小朋友学习跳绳,“好动”的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跳绳,而“多动症”的小朋友则难以学会跳绳。

 

 

温馨提示:

最后医生建议,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可疑的多动症表现,不能抱有一种长大了就会好的“老”思想,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评估,及时诊断与干预能够很好地降低它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13224_c7gw_7277.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