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其他疾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侯凌:青少年1型糖尿病特点详细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侯凌:青少年1型糖尿病特点详细介绍

466    2022-12-05 18:46:28    侯凌   


b4363d04103b3c42549ebc24d0ca2c4d-sz_668.svg?_tn_usage_=tn-image

专家简介

38607_ixhs_4028.png


侯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儿科临床药理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春期医学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遗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用药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内分泌学组委员

  • 武汉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 曾在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深造学习一年余。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

  • 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多项,作为次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世界糖尿病基金会项目和全国多项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

  • 擅长儿童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生长落后、性早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尿崩症、染色体疾病、骨骼发育异常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青少年1型糖尿病特点详细介绍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包括1型、2型和单基因型。鉴于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非常高的疾病,目前的分型尚不能完全解释临床的诸多疑问和矛盾之处。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的亚型的特点加以阐述。


1 型糖尿病曾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的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等,这些名称反映了该病的一些临床特征。ADA和 WHO在1997和1998年的专家委员会报告中提出“1型糖尿病”是一个病因学分型名词,其中根据胰岛B细胞破坏的病因,可分为1A和1B两个亚型,即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原因不明)2个亚型,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盘素绝对缺乏,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2011年IDF和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联合颁布了《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全球指南》,该指南指出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病年龄轻(多在6个月至青年期发病,占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的90%以上)、急性起病、临床症状明显、血糖较高、常有自身免疫因素、酮症多见、肥胖比例不高、父母患糖尿病的比例低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中提到的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亦与之类似。由于该病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存在广泛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故诊断 I型糖尿病主要靠临床特征来综合判断。


1.1 IA型糖尿病的特点 IA型包括经典的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和成人隐匿性1型糖尿病(LADA)。儿章青少年典型的IA型发病特点如下:(1)在不同患者中B细胞破坏速度差异相当大,绝大多数患儿起病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控制糖代谢;(2)85%~90%的1A型患儿在发病时可在外間血中检测到B细胞破坏的免疫标志物,如谷氨酸脱羧酶(GAD65)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或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抗体阳性;(3)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HLA-DO位点为1型糖尿病易感性的主要决定因子[2],HLA-DR/DO基因既可以是其易感基因,也可以是其抵抗基因;(4)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重症肌无力等。尽管发病时患儿很少肥胖,但伴有肥胖者并不能排除该诊断。


1.2 1B型糖尿病的特点 B型糖尿病又称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最新的命名是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ketosis-prone diabetes)[3],特点是:由酮症起病、可间断出现DKA,并且在DKA间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但无B细胞抗体存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停用胰岛素。目前对1B型糖尿病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根据是否携带糖尿病易感基因HLA及患者体型,又可将其分为自身免疫倾向型(携带HLA-DO易感基因单体)、典型(不携带HLA-DO易感基因单体且非肥胖体型)及非典型(不携带HLA-DO易感基因单体目肥胖体型)3种类型[4]。

38988_ccwj_6901.png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6.

[2] Nguyen C,Vamey MD, Harrison LC, et al. Definition of high risk type 1 diabetes HLA-DRand HLA-DO types using only three single nucleotide polvmorphismsJ1Diabetes,2013,62:2135-2140,

[3]Balasubramanyam A.Nalini R, Hampe CS. et al. Syndrmmes of kelosis- prone diabctes mellitus[1].Endocr Rev。2008,29:292-302.

[4]广周智广,张弛.张冬梅,等.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亚型,诊断探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2):79-85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