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变(amyloidosis) 是一类因异常折叠的蛋白质在器官或组织中沉积,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的疾病。根据沉积的蛋白质类型和累及范围,可分为系统性(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类,常见类型包括AL型(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AA型(继发于慢性炎症)及ATTR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等。
疾病机制与分类
淀粉样变的核心机制是蛋白质错误折叠,形成不可溶的纤维样结构(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心脏、肾脏、肝脏、神经等组织中,干扰正常功能。
· 系统性淀粉样变:累及多个器官,如AL型(与浆细胞异常相关)、AA型(由慢性感染或炎症引发)、ATTR型(遗传性或老年性)。
· 局部性淀粉样变:仅影响特定部位,如皮肤、膀胱或呼吸道。
临床表现
症状取决于受累器官:
心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如心肌淀粉样变)。
肾脏: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直立性低血压)。
消化系统:肝脾肿大、腹泻、吸收不良。
皮肤:蜡样斑块或紫癜(轻压后易出现瘀斑)。
诊断方法
确诊需结合组织活检和蛋白类型鉴定:
活检:通过受累器官(如腹部脂肪、骨髓或肾脏)取样,经刚果红染色后显示特征性苹果绿双折光。
蛋白分型:免疫组化、质谱分析或基因检测明确具体淀粉样蛋白类型。
辅助检查:血液/尿液免疫固定电泳、心脏超声、MRI或核素扫描评估器官损伤程度。
治疗与管理
治疗方案取决于淀粉样变类型和受累器官:
AL型:以化疗(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自体干细胞移植清除异常浆细胞。
AA型:控制原发炎症或感染(如使用抗炎药物)。
ATTR型:
· 遗传性:基因沉默药物(如帕替西兰)减少异常蛋白生成。
· 老年性: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结构的药物(如氯苯唑酸)。
支持治疗:针对器官损伤,如利尿剂缓解水肿、心脏起搏器改善心律等。
预后与随访
预后差异较大:
· AL型未治疗时进展迅速,但新型化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 ATTR型可通过药物延缓病程,部分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定期随访器官功能(如心肾功能监测)和药物副作用是管理关键。
淀粉样变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诊断和精准分型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不明原因器官功能障碍,建议尽早就诊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