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晚期肺癌肝转移:多模态治疗的循证医学解析与临床路径探索》

《晚期肺癌肝转移:多模态治疗的循证医学解析与临床路径探索》

169    2025-04-18 13:16:00   
20018_xgnj_4250.png

肺癌,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杀手”,其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远处转移,肝脏便是常见的 “受害” 脏器之一。一旦肺癌出现肝转移,病情往往较为棘手,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不过,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应运而生,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接下来,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晚期肺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进展。

1

化学治疗:多策略探索,力求突破

20018_b517_3542.png

(1)全身化疗:困境与希望并存

全身化疗是肺癌肝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挑战。肝脏在人体药物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晚期肺癌治疗中常用的几种细胞毒性药物,其活化或代谢都与肝脏密切相关,这就导致化疗效果大打折扣 。

然而,医学专家们并未放弃探索。研究发现,伊立替康联合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肿瘤转移导致的肝损伤,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抗体偶联药物 Salverizumab(IMMU - 132)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单臂多中心试验中,54 例患者里有 16 例合并肝转移,该药物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中位缓解时间达到 6.0 个月,临床获益率为 43%,这表明 IMMU - 132 或许能为肺癌肝转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而且,临床实践还发现,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肺癌肝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状况,且不良反应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

(2)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治疗提升疗效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转移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患者接受该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可达 8.6 个月以上 。但 TACE 也存在局限性,栓塞后会促使侧支循环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使得血液中化疗药物的浓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医学研究尝试将 TACE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2016 年的一项研究对 68 例肺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对比,发现行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后缓解率及 1、2、3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 。由此推断,对于直径较大的肝转移病灶,可以先采用消融术减小肿瘤负荷,再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2017 年的研究也表明,对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给予肺肝双重介入化疗,比全身静脉化疗的患者在预后方面有明显改善,这意味着双重介入治疗或许是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

20019_acgc_5744.png

2

靶向治疗:精准出击,仍需探索

20019_dxx4_1640.png

许多研究证实,对于 EGFR 阳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 TKIs)是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患者使用后可获得 10 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超过 22 个月的总生存期(OS) 。然而,对于肺腺癌伴肝转移患者,EGFR - TKIs 的疗效尚不明确 。

有研究显示,具有 EGFR 突变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同步肝转移 。虽然初发时肝转移患者的 PFS 和 OS 较无肝转移患者短,但他们依然有可能从 EGFR - TKIs 的治疗中获益 。在部分报道中,对于靶向治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在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继续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早期临床资料表明,EGFR - TKIs 主要在肝脏代谢,这使得人们推测药物过度暴露可能导致肝功能障碍,但同时也可能使肝转移患者对 EGFR - TKIs 的疗效更高 。2016 年,一位根治性肺癌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取得成功,这似乎证明了 EGFR - TKIs 对肺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 。

不过,大部分患者在使用 EGFR - TKIs 治疗后会产生获得性耐药性 。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使用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来治疗 EGFR - TKIs 治疗产生耐药的肺腺癌肝转移患者,且该方案使患者获得了 3 个月的 PFS 。但目前这些都只是个案报道,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

3

免疫治疗:新兴力量,前景待揭

20019_igow_1839.png

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 1(PD - 1)及其配体(PDL - 1)抑制剂为晚期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Nivolumab 作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二线治疗晚期 NSCLC 的 PD - 1 抑制剂,在转移性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患者的 PFS 为 3.7 个月,中位 OS 为 7.8 个月 。

对于肺癌肝转移的免疫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首例接受 Nivolumab 二线治疗肺癌肝转移且产生长期应答的病例,让人们看到了免疫治疗的潜力,该患者在停药 6 个月后疗效仍持续存在 。在两项 Nivolumab 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Nivolumab 的疗效优于标准多西他赛化疗 。然而,VOKES 等人对肝转移患者的亚组分析报告了 3 年随访结果,提示合并肝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其他类似报道也指出,在肝转移 NSCLC 患者中,免疫治疗反应降低,PFS 缩短 。研究还发现,肝转移与侵袭性肿瘤边缘处 CD8+T 细胞密度降低相关,而这一细胞特征与 PD - 1 反应密切相关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为肝转移的存在就将患者排除在 PD - 1 治疗之外,毕竟这部分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率仍超过了其他一些疗法的反应率 。

肺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之路充满挑战,目前单一治疗方法大多存在局限性,长期疗效不尽人意 。但综合治疗的兴起,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优化患者的治疗选择,明确最佳治疗方案,同时更好地控制治疗相关毒性,为肺癌肝转移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