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确诊淋巴瘤后,不少患者满心焦急,只想赶紧开始治疗,对医生开出的一系列检查满心疑惑:“病都确诊了,为啥还要做这么多检查?” 其实,这些看似繁琐的检查意义重大,它们是后续精准治疗、评估预后的关键。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淋巴瘤确诊后那些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及其重要性。
血液检查:身体状况的 “晴雨表”
在肿瘤治疗领域,淋巴瘤的预后整体上优于许多其他恶性肿瘤,这也意味着患者拥有更多的治疗选择。然而,传统的常规治疗并非对所有淋巴瘤患者都能达到理想疗效,在副作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我国淋巴瘤患者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比例与国外相比相对较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那么,除了常规治疗,还有哪些新的选择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淋巴瘤的新药临床治疗。
新药研发: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在新药研发领域投入巨大,成果也十分显著。以 2022 年为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年审评的创新药超过 1000 个,其中抗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新药就多达 580 余个,占比相当可观。尽管如此,新药从研发到最终上市,要经过层层严格把关,如同 “沙里淘金”。在众多研发的新药中,最终能获批上市的只是少数。2022 年,经过严格审核,仅有 34 种新药成功上市,其中抗肿瘤药物为 18 种,而针对淋巴瘤的新药就有 4 种。这表明淋巴瘤领域是新药研发的热门方向,淋巴瘤患者也因此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创新药物。
新药实例:为淋巴瘤治疗注入新活力
在 2022 年上市的 4 种针对淋巴瘤的新药中,林格里赛便是其中之一。它适用于既往接受过两种系统治疗后复发难治的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这款药意义非凡,它是我国自主研发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PS repay 亚型选择抑制剂。这意味着我国在淋巴瘤新药研发方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再过度依赖国外药物,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也为后续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淋巴瘤中心作为国家药监局指定的临床使用单位之一,积极参与新药的临床研发工作。例如,在上述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医院凭借专业实力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不仅是医院的骄傲,更是广大淋巴瘤患者的福音。
新药研发流程:严谨的科学之旅
新药研发是一个极其严谨、环环相扣的过程。首先要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研究,之后进行动物实验,只有当动物实验取得可靠数据后,才能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试验会产生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将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新药才能最终获批上市。以林格里赛这类已经成功上市的药物为例,它的成功为后续新药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科研人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筛选出更多适合淋巴瘤治疗的药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整个淋巴瘤治疗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获取新药信息:正规渠道很关键
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了解新药信息至关重要。如今,信息传播渠道多样,不少患者会通过微信、新媒体等途径获取新药信息,但这些渠道信息繁杂,可能存在被不良用心之人利用的风险。因此,选择正规、权威的信息渠道十分必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审评中心官方页面中的临床试验登记平台,便是获取新药信息的可靠渠道。该平台没有广告干扰,所有未上市新药在进行临床研究或临床用药时,都需要在此平台进行沟通和备案。患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到淋巴瘤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研究的新药以及开展这些新药试验的医院等信息。
如果患者在查询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请主治医生帮忙,或者前往相关医院的门诊进行咨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的淋巴瘤门诊,就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欢迎广大患者前来了解相关信息。
淋巴瘤虽然目前还无法实现 100% 治愈,但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预后和治愈率正在逐步提升。对于淋巴瘤患者而言,无论是刚刚确诊,还是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感到灰心、对预后感到担忧,都不应放弃希望。不要局限于传统治疗手段,积极了解新药信息,参与新药临床试验,也许就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开启走向康复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