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 《肺癌放疗期间的饮食密码:解锁营养助力抗癌新策略》

《肺癌放疗期间的饮食密码:解锁营养助力抗癌新策略》

93    2025-04-14 10:26:57   
8831_vqtw_3378.png

肺癌放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对抗病魔的同时,也给患者身体带来诸多挑战,其中营养管理便是关键一环。合理的饮食安排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能量支持,还有助于减轻放疗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肺癌放疗患者饮食调整的各个要点。

1

营养均衡:抗癌持久战的能量根基

8831_qex6_5560.png

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身体面临着肿瘤消耗与放疗损伤的双重压力。肿瘤细胞肆意生长,扰乱机体正常代谢秩序,放疗又进一步破坏身体代谢功能,加上放疗引发的放射性食管损伤、肺损伤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吞咽困难、疼痛加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营养不良成为肺癌放疗患者的常见问题 。

营养不良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严重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它会致使白细胞数量减少,使机体抵御病菌的能力大幅下降,增加黏膜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阻碍治疗进程,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保持营养均衡成为肺癌放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患者应依据自身情况,接受专业的个体化营养咨询,确保摄入足够且合理的营养,为放疗顺利进行和身体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2

精准评估:把握营养状况的关键

8832_jcy0_5271.png

准确了解自身营养状况,是肺癌放疗患者进行科学饮食管理的前提。患者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自我评估,体重变化是最直观的指标之一。若在 1 个月内体重下降幅度超过 5%,这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提示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问题,患者需高度重视并及时查找原因调整饮食 。

饮食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短期内饮食量稍有波动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饮食量持续减少,日积月累,就会引发营养不良,进而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等一系列问题,给后续治疗和康复带来阻碍 。

除了自我观察,借助专业工具能更精准地评估营养状况。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水平以及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 - SGA)等进行全面评估 。一旦发现存在营养不良,或出现预计每日摄入量不足预计能力消耗的 60% 且持续 10 天以上、预计不能进食超过 7 天,以及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近期体重丢失大于 5% 等情况,就需要按照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原则,依次采取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ONS)、完全肠内营养(TEN)、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肠外营养(TPN)等措施进行干预 。

3

优化饮食结构:构建营养保障体系

8832_zouy_1993.png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肺癌放疗患者获取充足营养的关键。饮食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 。尤其要注重增加高蛋白、维生素、抗氧化物、硒以及类胡萝卜素的摄入,同时维持体内维生素 D 的稳定水平 。若日常饮食难以满足营养需求,在咨询医生后,可借助膳食补充剂进行补充 。

在食物选择上,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是绝佳选择,例如猕猴桃、柚子、青椒等,它们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胡萝卜、西红柿、红薯等色彩鲜艳的蔬菜富含类胡萝卜素,对增强免疫力有益 。硒元素可从巴西坚果、鱼虾贝类、瘦肉等食物中获取 。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患者可适当食用咖喱等含有姜黄的食物 。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 。金枪鱼、三文鱼等冷水鱼及其油脂,以及亚麻籽、奇亚籽等种子及其冷榨油,是欧米伽 3 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另外,通过强化食品、适当晒太阳或补充剂,可维持体内维生素 D3 的水平 。每天适量饮用绿茶能摄取其中的抗癌多酚 。

8832_d6hc_2088.jpg

4

热量与蛋白质:身体修复的 “动力源”

8833_w7lg_4240.png

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不同,所需热量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卧床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 20 - 25 千卡热量,而能够下床活动的患者则需要 25 - 30 千卡 。蛋白质对于身体修复和维持免疫力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应不少于 1 克 / 千克 / 天 。对于活动能力受限或伴有系统性炎症的患者,为促进身体恢复,蛋白质摄入量可提升至 1.5 克 / 千克 / 天 。肾功能正常的癌症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以 1.2 - 1.5 克 / 千克 / 天为宜;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则需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 1 - 1.2 克 / 千克 / 天 。

5

饮食禁忌:避开影响康复的 “陷阱”

8833_hq8z_1946.png

肺癌放疗患者在饮食上需避开诸多 “雷区”。质地粗糙、带有尖锐边角或毛刺的食物,如生鱼片、带刺的鱼、未处理好的坚果等,容易划伤口腔和食管黏膜,应避免食用 。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未经高温处理的贝类、生蚝等,可能携带细菌、寄生虫,增加感染风险 。烟酒、辛辣、酸涩、过热、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和口腔咽喉,加重放疗后的不适症状 。腌渍食物、红肉含有较多亚硝酸盐和饱和脂肪,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过期变质食物、散粒贮存箱的食品,以及卫生状况难以保证的外卖食物和自助餐馆食物,都应列入饮食禁忌清单 。

6

饮食管理原则:科学饮食的行动指南

8833_aemn_5854.png

肺癌放疗患者在饮食管理方面,应遵循一系列科学原则。保持营养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热量,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和抗癌的基础 。饮食口味要清淡,食物质地应细软,便于消化吸收 。进食时尽量坐起来,有助于食物顺畅进入胃肠道 。保持愉悦的心情,细嚼慢咽,能更好地消化食物 。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安排五到六餐,避免过饱 。进食前后半小时适量补充水分,进食过程中避免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水 。做好饮食记录,定期监测体重,以便及时发现饮食和营养方面的问题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营造清新的空气环境,避免接触油烟、香烟、香水、消毒剂等刺激性气味,以免影响食欲 。一旦出现饮食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护士或营养师沟通,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7

应对进食难题:个性化饮食调整策略

8833_j511_8027.png

放疗常常导致肺癌患者出现多种进食问题,如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早饱、恶心、口腔咽喉疼痛等。针对这些问题,患者需采取个性化的饮食调整策略 。

对于口腔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应选择细软、清淡的,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 。烹饪方式可多采用蒸煮,使食物更易于吞咽 。特殊情况下,可考虑通过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 。食欲不振是许多患者面临的困扰,患者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液态食物、开胃食物 。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喜欢的食物,经常变换食谱,创新烹饪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营造温馨舒适的饮食环境,在亲友陪伴下进食,保持心情愉悦,同时适当进行运动,都有助于增进食欲 。

若通过饮食调整仍无法改善进食状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采用药物干预,缓解疼痛、改善胃口、防止恶心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在评估身体状况后,可选择肠内(EN)或肠外(PN)营养补充,以满足身体营养需求 。有吞咽困难或潜在风险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吞咽功能锻炼和监护 。目前,谷氨酰胺和益生菌在治疗放射性腹泻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但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更多研究加以验证 。

肺癌放疗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密切关注,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和营养管理,患者能够在放疗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应对癌症挑战,为康复赢得更多机会。